近年來乳制品摻假事件屢見不鮮,大部分的情況主要是將廉價易得的原料混入價格更高的原料中進行出售,以獲得更高的利潤,如在水牛奶中加入牛奶、羊奶中加入牛奶、牛奶中加入豆奶等等。食品摻假不僅會對消費者造成經濟上的損失,還可能涉及到某些特殊的醫療要求、食物過敏和宗教信仰問題。
日前已出現的許多鑒別乳制品摻假的方法(如電泳、免疫學技術、色譜和質譜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上述相關問題,但是就其原理來看,這幾種方法均是以品種間乳蛋白或脂肪酸組成的差異為判別點,進而達到鑒別的目的,各有不足之處。如免疫學方法和電泳技術主要以蛋白質為鑒別對象,這兩種方法對加熱處理后的牛奶和乳制品中敏感度大幅降低,且無法對添加了多種未知外源蛋白添加劑的乳制品開展檢測。雖然色譜技術可以區分出不同種間蛋白質和脂肪酸組成的差異,但是耗時長且勞動強度大。
PCR的原理是根據不同物種間DNA序列的差異設計特異性的引物,然后對其DNA模板進行PCR擴增,進而達到區分不同物種的目的。此種檢測技術由于具有極高的靈敏性和可重復性,逐漸代替蛋白分析方法成為主流的檢測技術作為分子生物學硏究的基礎被用于物種鑒別。國內學者運用PCR擴增技術在生鮮奶中進行牛源性和羊源性成分檢測,但僅能判斷出是否含有牛、羊等物種的成分,未能準確判斷出成分的具體含量,且此技術在奶粉中鮮有研究。
食品邦合作技術老師發明了一種羊奶粉中牛奶成分的粗放與精準定量檢測方法,目前市場上羊奶粉價格遠高于牛奶粉,某些無良商販以次充優,為解決該問題,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和不足,本發明將普通PCR與實時熒光定量PCR相結合,提供了一種羊奶粉中牛奶成分的粗放與精準定量檢測方法,特別是對于加熱處理后的羊奶粉仍可適用。本發明的實施,有利于規范目前價格較貴的羊奶粉市場,打擊不法分子的摻假,為食品監管部門提供有力的理論武器。
該方法主要通過普通PCR對摻假模型進行分級,利用熒光定量PCR獲得處于各個相應等級的Ct值與摻假比例的關系式,之后通過普通PCR確定待檢樣品的等級,然后對待檢樣品進行熒光定量PCR獲取Ct值,最終計算出羊奶粉中牛奶成分的百分含量。本發明方法能夠完成羊奶粉中牛奶成分的定性、粗放與精準定量檢測,步步深入,成本逐漸增加,可用于不同層次的需求,其靈敏度更高、特異性更強,且檢出限更低。本方法可推廣用于所有動物粉制劑中的摻假檢測,也可被其他動物性產品中動物源成分的檢測作為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