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TG酶到底是一種什么形式的存在呢?是否安全?在合成牛排中類似的應用是否合規(guī)?有什么特性和應用?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呢?
TG酶即谷氨酰胺轉氨酶,是一種具有改善蛋白質組織、風味及貨架期等功能性質的生物酶制劑。主要來源于哺乳動物的肝臟、血液、毛囊和毛皮及一些植物組織。TG酶本質是一種蛋白質,具有專一的催化作用,無副產物產生,且食品應用中添加量很少,反應條件溫和,可以充分保持食品的營養(yǎng),安全健康。如今工業(yè)化應用的TG酶主要通過微生物發(fā)酵法獲得,相比從動植物中提取,這種方法來源廣,產量高,價格低,使TG酶可以更廣泛的應用到食品加工中。
食品添加劑的合規(guī)應用都要建立在國家標準之上,關于TG酶,在《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對其來源、功能,用法用量有明確規(guī)定。作為穩(wěn)定劑和凝固劑,TG酶在豆類制品的最大使用量為0.25g/kg;另外,表C.3中,食品用酶制劑及其來源名單中也包含了TG酶,它是食品加工中允許使用的酶,屬于食品工業(yè)用加工助劑的范疇,應符合食品工業(yè)用加工助劑的使用原則和使用規(guī)定。
顯然,TG酶應用在重組牛排中是合規(guī)的。用TG酶生產重組肉時,不僅可將碎肉粘結在一起,還可以將各種非肉蛋白交聯到肉蛋白上,明顯改善肉制品的口感、風味、組織結構和營養(yǎng)。TG酶可參與多種肉制品的加工,如各種肉卷,漢堡里的肉排、雞柳,丸子,鯊魚鰭仿制品等。除了TG酶在肉制品中的應用,因它能催化特定的蛋白質之間發(fā)生交聯反應,使蛋白質改性,改善其塑性、持水性、水溶性和功能性,現已廣泛應用于水產品、豆制品、乳品等多領域中。
借助TG酶加工的重組肉,不僅價格低,還可以提高碎肉的利用率,豐富肉制品的產品種類。在肉價持續(xù)攀升,工資又不見漲的時代,重組肉真的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